對他來說,1996年最后三周一定是最令人悲慘的,他手中的股票從12元一路跌到了不到6元以下。也許有人會問,他為什么不先平倉呢?但老人們都知道,那次下跌是突然發(fā)生的,就像瀑布一樣直接跌下去的。如果他沒有走,就沒有任何機會了。當他終于能夠離場時,由于他的倉位已經(jīng)快要觸及平倉點,他的股票價格一直下滑,根本沒有拒絕的余地。最終,為了還清透資,他只剩下不到二十萬元,這場游戲成了一場夢。
但這還不是最戲劇性的,最悲慘的是,他平倉的當天,這支股票開始了它的“逆襲”,不到五個月的時間,股票價格從不到6元一直漲到30元以上,成為了當時最大的黑馬。這支股票是深圳本地股,后來價格反復下跌,直到2005年降至僅三元以下。現(xiàn)在,這支股票的價格回到了他當時平倉的位置——約6元多一點。
二十年前的游戲,仍在不斷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