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金銀器工藝發(fā)展空前,皇家在典章、祭祀、冠服、生活、鞍具、陳設和佛事等各方面廣泛使用金銀器。許多精品被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,其中包括一件銀絲花瓶,整個花瓶用銀絲制成菊瓣形,經(jīng)過分瓣制和焊接制作而成。這件銀絲花瓶設計精美,全身華麗莊重,精細而精美,反映了清宮廷金銀工藝的成就。在乾隆時期,金銀器的制作工藝得到了大大改善,錘、翠點、范鑄等工藝方法被采用,并綜合了許多陷出、凹進、陰淺、陽淺、鏤空等技術。另外,出現(xiàn)了一種將琺瑯點燃后,點燃的新工藝,可以用金絲填充琺瑯。例如,銀鎏金嵌琺瑯硯盒,以銀質硯臺為基礎,蓋面雕刻纏枝花卉,中間裝有銀片,用透明的琺瑯點燃形成云龍戲珠的圖案,整個硯盒富麗堂皇,代表了乾隆時期金銀制造業(yè)的最高水平。